金三角的立冬,巫溪的暖 !
金三角的风裹着湄公河的湿意,吹过街头的棕榈树,也吹乱了我手里的日历。“立冬”两个朱红小字,像一枚突然亮起的信号灯,瞬间将我的目光拉回千里之外的重庆巫溪。记忆里的巫溪立冬,总浸在腊肉和柴火的香气里。清晨推开窗,宁河两岸的山尖凝着薄霜,屋檐下的玉米串挂得沉甸甸,母亲正蹲在灶前添柴,铁锅里的腊蹄子咕嘟作响,汤面上浮着厚厚的油花。她会喊我去后院拔萝卜,说“立冬吃萝卜,冬天不咳嗽”,冰凉的泥土沾在指尖,却抵不过屋里飘来的阵阵暖意。可此刻的金三角,没有腊蹄汤,没有柴火灶,只有路边摊飘来的鱼露腥气,和听不懂的老挝语在耳边嘈杂。中午,我特意在街边找了家中国人开的小店,点了一盘水饺,想应应立冬的节气。可饺子端上来,皮厚馅少,蘸料里的醋带着一股陌生的酸,怎么也吃不出家里的味道——少了母亲调的蘸水,少了她亲手剁的白菜猪肉馅,连那股子刚出锅的热气,都好像比家乡的淡了几分。手机里刷到巫溪朋友发的朋友圈:“立冬了,妈妈包的羊肉饺子,暖到心里了。”配图里,冒着热气的饺子在瓷碗里挤挤挨挨,像极了每年此刻,一家人围坐桌边的热闹。我盯着屏幕看了很久,直到眼睛发涩,才想起该给家里打个电话。电话接通的瞬间,母亲的声音带着熟悉的温和:“幺儿,今天立冬,记得多穿点,别冻着。”我嗯了一声,却不敢多说,怕声音里的哽咽泄露了思念。金三角的风还在窗外乱吹,而我的心,早已顺着信号飘回了巫溪——飘到那个有腊香、有母亲、有烟火气的冬天里。

游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