技能照亮前程丨雕刀刻人生路 匠心铺致富途——记巴渝工匠吴纯清的技能成才之路
看点:

3岁的吴纯清因小儿麻痹症导致左腿残疾,于是他用双手雕刻精彩人生,成为一名木雕师。如今,他通过掌握一技之长,带动350多户农户就业致富,为乡亲们铺就一条共同富裕之路。

在重庆市巫溪县文峰镇,有一位身残志坚的“技能大师”。他左腿残疾,却用双手雕刻出精彩人生;他高中学历,却培养出上百名技能人才;他白手创业,却带动350多户农户脱贫致富。他就是重庆市龙凤工艺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吴纯清,一位用木雕技艺改写命运的“巴渝工匠”。
吴纯清,1965年出生,3岁时因小儿麻痹症导致左腿残疾。高中毕业后,“学医不能采药、学艺不能走乡”的困境让他一度陷入绝望。但他坚信,上帝关上一扇门,必会打开一扇窗。1991年,他走进木雕厂当起学徒。“刀要准,力要均,心要静”“纹路要顺着肌理走”,这些朴素的技艺要领,成为他改变命运的密码。
凭着“心在一艺,其艺必工”的执着,吴纯清从学徒成长为技术骨干。2003年,他带着全部积蓄回乡创业,在自家楼下建起简易作坊。巫溪县人社局及时送来“残疾人创业扶持包”:创业培训、贴息贷款、技能指导……两年后,这个家庭作坊营业额突破50万元,为日后发展壮大埋下希望的种子。

2005年,吴纯清正式注册“重庆市龙凤工艺品有限公司”,创业之路迎来质的飞跃。在人社部门持续帮扶下,公司先后获评“重庆市龙凤工艺品有限公司就业帮扶车间”“国家级残疾人培训基地”“重庆市技能大师工作室”等称号,80项国家专利、5项发明专利见证着技术创新。2021年公司销售额达3200万元,带动350户农户增收,助力乡村振兴。其中,脱贫户28户、残疾人21人,成为当地残疾人就业的“金字招牌”。

“技能培训是残疾人最好的福利。”吴纯清有个特殊身份——“残疾人学徒保姆”。行走不便的学员住在他家,他手把手教学还报销车费。学员陈远才的经历尤为动人:2006年因矿难半身瘫痪,跟着吴纯清学习木雕,如今月收入超4000元,撑起了全家生活。“这把雕刀给了我第二次生命。”陈远才的感言,道出137名残疾学员的心声。保姆式的言传身教,结出硕果,受训人员就业率高达92%以上。
在数字化浪潮中,吴纯清让古老木雕焕发青春。他带领团队研发新产品新技术,数控技术开模,网络订单塑件,推动非遗工艺融入现代生活。更难得的是,他坚持用数字化手段助力乡村振兴:为28户脱贫户、21名残疾人开辟线上就业渠道,为困难群体捐资捐物50余万元。

“每把雕刀都能镌刻精彩人生。”吴纯清用行动诠释着“巴渝汉子”的热辣。从“全国轻工行业劳模”到“国家技能人才培养突出贡献个人”,这位腿部残疾的创业者用行动证明:技能不仅能改变个人命运,更能铺就共同富裕之路。正如巫溪县人社局党组书记、局长刘苗青所说,吴纯清是“技能中国行动”的生动实践者,他和他们的故事正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续写新的篇章。

作者丨贺玉洁
编辑丨邱 曼

